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播研究

 

文化复制≠文化传承——印刷机带来的艺术传承悖论

作者: 胡冰 发布时间:2010-09-27 13:38:00 来源:
摘要:1457年的印刷机的诞生,使得书籍的复制成为可能,伴随着“双希精神”和资本主义贸易的广泛传播和兴起,西方资本主义正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近代西方世界之路。而“万能复制”的印刷机及随后被高速发展的大众媒介所取代并逐渐演化成为人类的“第三只手”而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一时间,似乎借助这只“复制”之手,人类可以获得整个世界,事实是否如此呢?

  本文提出了“文化复制是否等同于文化的传承”的疑问,从艺术传承的角度出发,运用对比分析、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并提出了大众媒介的发展不但没有为艺术作品起到良好的传承与促进作用,反而促使大众单方面简单解读、甚至误读高雅艺术,并致使大众丧失了对艺术本质的深层思考与感悟能力,从而引发了真正艺术作品的创造力匮乏、缺失甚至破坏的问题。本文旨在从批判的角度反思媒介发展对现代社会生活以及大众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认为大众应当始终抱持批判的态度和观点对大众媒介及其发展进行分析与解读,并且永远保持对高雅艺术品的追求和深层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印刷机 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品传播

  在1457年德国的一个酿酒区,古登堡将一台酿酒机改装成了另一台机器,这台不会酿酒的“酿酒机”——印刷机,成为了打开近代西方文明世界大门的钥匙。

  印刷机在中世纪的作用是,它将一年只能手抄2本并且用链条锁在阅读台上的书籍,单本出产速度提高了182倍,使文艺复兴早期的4万种不同种类的书籍复制出2000万册。并且,更关键的是,通过书籍的广泛传播,人们逐渐明白,可以在人世间通过艰苦的修炼而获得拯救,而天主教牧师也不再是《圣经》的唯一解释者,作为西方文明源泉之一的“希伯来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承;而作为另外一支的“双希精神”的“希腊精神”,也由原本仅残留在中东和北非的伊斯兰人手中、失落已久的手稿,借助印刷机的出现,如同小溪突然汇入大海一般得到了救赎与广泛继承。

  伴随着“双希精神”在西方世界的重新解读与广泛传承,在葡萄牙勇敢的探险者开创的贸易探索的大路上,近代资本主义与西方文明一同被构建起来,并且,向世界敞开了近代西方世界的大门。

  由此,可以说,以“复制”为主要功能的印刷机成为了西方文明的“传送机”,他使西方文化得到了广泛地复制和传接,而之后的电子媒介时代一定程度上则接过了“印刷机”手中的接力棒,更加广泛、深入的传承和发扬着西方文化。

  但是文化的复制是否等同于“文化的传承”? 笔者则认为,由于文化的复制成为可能,一定程度上反而造成了文明与精神的没落和穷尽。这一点在西方艺术的发展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笔者想从以下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释:

  一、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复制品≠艺术品

  艺术作品基本可以分为建筑、诗歌、美术、雕塑、音乐五大类。在文艺复兴之前和之中,这五大类的艺术作品的成果可以说丰富而特色鲜明。

  例如,以雕塑为例,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时代都有着试图“复制”前一个时代文明的影子。然而这样的“复制”总是不成功的。希腊时期的巴台农神庙 、克林斯的阿波罗神庙、雅典卫城等等,这些看似简单无华的建筑,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难以超越的伟大时期的建筑作品。这些建筑给人的印象与希腊的民族精神完全一致,它像一个骨骼漂亮、肌体健硕、皮肤完美的希腊青年一样,健全、独立而单纯。它不需要像哥特式大教堂那样,养着一大堆泥水工匠经常修理和维护、不需要借助于外方的扶壁和飞扶壁来支持穹隆,它没有铁条做的骨架来维持精细的镂空的石头装饰、也没有教堂墙壁上上那些奇妙繁复的花边,它不是兴奋过度的幻想的产物,而是理智与单纯的产物,它能单独存活下去而不依靠外力。(参见①)同时,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在巧妙的利用了数学和几何规律的基础上,将许多平面、角度、加以交叉、变化而使得建筑上的几何体像健康的人体一样妩媚、多样、推陈出新并且飘逸有致。

  在随后的几个较为鲜明的时代里,例如,诞生于12世纪中叶、广泛传承了4个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正如前文所提,它一方面想要继承希腊建筑的单纯,但却充斥着对于宗教的极度狂热和过分追求,从而使得建筑的本色被无尽的繁复与细节所囚禁;而到了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它既试图融汇希腊建筑的细腻,又试图包容哥特建筑的繁复,同时还为了迎合本时代上流贵族的审美乐趣而追求极致的感官刺激。于是,它纤细、艳丽、精致到了极致,但是,这一行为却使得建筑本身更加缺乏长久而深厚的生命力,无法和希腊建筑媲美。

  再看看现当代的建筑形式,我们有多少是妄图对于过去的伟大时代的作品进行“复制”,却产出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作品”? 有多少是毫无艺术气质的建筑材料的堆砌?又有多少不是所谓的“后现代”或“现实派”的莫名其妙的“作品”,而是毫不做作、像希腊建筑一样的“单纯的高贵与静穆的伟大”的建筑作品呢?

  再拿美术作品来说,美术史上有一位叫做丹纳的画家,单纳为了将人类的面容表现到极致而用放大镜花了四年的时间画了一幅肖像画,于是人类皮肤的纹缕,颧骨上细微莫辨的毛细血管,散布在鼻子上的黑斑,总之所有放大镜能看见的,他都画了,正如艺术评论家所说,可以说,“站在单纳的作品画框前,仿佛人的脑掉就要掉下来一样”。可以说,它简直就是对真人的复制。参见①)

  然而,这样一位对于美术事业热爱到这种地步的画家,在艺术的理想之中,是最被人嗤之以鼻而毫无灵气的作家,他的作品也只是些毫无本质特征,哄骗眼睛的东西。达芬奇的任何一张5分钟的速写都要比单纳的肖像有力百倍。正如达芬奇所说:任何的技术手段都是为了表现思想而服务的,否则他们只是些极端的色相而已。

  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印刷时代大规模发展之后,对所有的艺术作品进行复制成为可能,我们去看看意大利各大广场上甚至是中国某些城市大型酒店的门前的对于大卫雕像的复制就会发现,他们一个比一个不堪入目,一个比一个和原作相去甚远。这是对艺术作品的“误读”甚至破坏。

  同样的道理推广于诗歌、雕塑、与音乐,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复制品不等于艺术品。

  二、艺术品的传播——文化复制≠文化传承

  本文认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所发挥的作用则正像前文所述的“复制”功能一样。

  大众媒介的发展可以使得前人的诗歌被记录、然后广泛的复制并且传承,但是却远远的忽略了诗歌在当时时代的背景、诗人自身的背景、诗人所处团体的背景,以及,来自于诗歌自身的语言的、非语言的种种特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艺术品本质理解的构成要素,而大众传播媒介仅仅起到了文字传承的作用。倘若基于这样的对艺术本质的理解而进行艺术作品的再创造,都是缺乏根基甚至是幼稚可笑的。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行为如同冰山一角或是不成功的植皮手术一样。

  单纯的用媒介对于原作的复制与传播造成的人们对于艺术品本质和原作的误读与过于单纯的理解,会引发了人们对于真正艺术作品的疏离以及对于高层次的艺术作品的再创造。

  和笔者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及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他们认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及作品有自己的整体性和固有价值,并公开质疑高雅文化是否能够或者应该通过大众媒介传播。

  其中,阿多诺认为电台广播或唱片不可能充分完整的复制现场交响乐乐团演奏的声音,并且认为在杂志对伟大艺术品的复制、以及将伟大小说以浓缩版的形式或连载的形式都是可笑的,法兰克福学派还认为大众媒介对高雅文化的复制是低劣的,他让人们远离了对“真实的事物”的寻找。

  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并且认为,即使随着电子媒介的诞生,对于原有艺术品复制能力的提高,依然无法全然的对艺术品的本质进行全方位而深入的理解,反而,它过于加深受众对于艺术作品表象的理解和陶醉,从而丧失了对艺术本质的全方位与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大部分受众满足于这些高雅艺术的替代品,并误读了对于艺术品本质的理解,从而不再支持更高的文化形式,或者,走上了以低级趣味或低层次的所谓的“艺术创作”的错误的道路,从而引发了技术在发展,但高雅艺术作品本身却越来越稀缺,以及对于高雅艺术追求的积极性越来越丧失的情况。

  笔者认为这一情况在现代社会是广泛存在的,近代再也没有像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这样的伟大的艺术家,再也没有像巴台农神庙、长城等等这样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诞生,取而代之的是满街凌乱的涂鸦和毫无生机、特色的建筑,而这些,都是和大众媒介简单的“复制”、“传播”无法脱离关系的。

  结论

  本文认为,印刷机和大众媒介的发明与发展虽然大大加大了书籍的复制功能,使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但是,文化的复制并不等同于文化的传承。大众媒介的发展反而加剧了对艺术品传承与发展的倒退与阻碍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不应当过分崇拜于对大众媒介传播功能的技术依赖及全然信任与褒扬,应当用批判的角度,对大众媒介始终保持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并且始终保持我们对于高雅文化与艺术形式的追求与深度思考。(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①《艺术哲学》丹纳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年5月 第一版

  ②《大众传播理论》丹尼斯.戴维斯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