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播研究

 

组织传播:研究进路、“范式”建构及其未来

作者: 李洋 发布时间:2010-09-28 17:27:00 来源:
摘要:组织传播研究面临诸多困境,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层面,比如从传播、沟通的语音、词语、句子等作为出发点。《商务与组织沟通》就是这种研究取向的典型明证。西方学者研究组织传播或者组织沟通主要拘泥于此。这种研究比较注重实用性,是工具理性思维的典型表现。超越于此的关键在于超越工具理性,建构新“范式”,比如基于权力、关系、文化、心理、修辞等角度出发,考察组织传播研究的进路才是正途。

  关键词:组织传播、研究进路、范式建构、研究方法  

   

  一  组织传播研究的两重关系:共性与个性;宏观性与微观性

  美国著名的组织理论学者理查德•H.霍尔认为当今世界中所做的每件事几乎都是靠组织完成的。 他强调所有组织的共同特征使它们可被看做社会现象的一种。组织便从其他社会形式和个人中分离出来。不过,组织类型千差万别而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笔者认为组织的共性和差异性都分别从不同层面深刻影响着组织传播研究。不研究组织的共性,无法把握组织传播的方向。不研究组织的个性、差异性,就从把握组织传播的独特性和本质性。胡河宁教授认为“组织不是抽象性存在,组织是由众多个体丰富而又独特的不同经验和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显现的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 胡教授既强调了组织个体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又兼顾了组织的人文现象这一共性,因为组织传播是研究关于人的传播活动,研究组织与社会环境的信息交换关系。笔者在此提出组织传播研究的宏观性和微观性。宏观性研究基于这一观点:“组织传播现象是与社会的、环境的等多层次复杂现象密切镶嵌而形成的……组织传播研究需要从总体的角度,对研究对象的功能、价值、特质加以把握和认识,对组织传播中表现出来的强烈个体性、价值性、习惯性、偶然性加以描述和解释,并以概念框架的形式,提供一套特定的思维模式。” 这也是组织传播共性的内容;组织传播的微观性研究就是基于语言、语气、句子等问题的研究。笔者也强调组织传播的共性问题并不是宏观性研究的全部。宏观性研究主要基于组织与社会关系研究;组织传播的个性研究也不同于微观性研究。微观性研究有些类似于“解剖麻雀”的个案研究。

  关于组织的共同特征,韦伯、巴纳德、马克思等人都进行过关于组织的界定。20世纪60年代,组织成为社会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论题。爱桑尼(Etzioni,1964) 和斯科特(Scott,1964) 给出了组织的定义。霍尔根据爱桑尼(Etzioni,1964)和斯科特(Scott,1964)定义中的核心思想--组织目标及其多重性问题、组织边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分析而做出了一个界定:

  组织是有相对明确的边界、规范的秩序(规则)、权威层级(等级)、沟通系统及成员协调系统(程序)的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它存在于环境之中,从事的活动往往与多个目标相关;活动对组织成员、组织本身及社会产生结果。

  概念的界定解决了组织研究的共性问题。组织共性并不能疏忽组织之间的差异。而研究组织个性的最佳方法就是研究组织的分类问题。组织的共性虽然将它与其他集合体区分开来;组织的共性虽然也是研究组织传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但是组织的个性、组织的分类,基于不同组织形态的组织传播才是问题研究的核心要旨。

  ……(此处有删节)

  组织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究竟是组织问题,还是传播问题?笔者认为,组织传播的研究前提是考察组织,考察组织结构、组织规模、组织权力、组织文化、组织心理等,没有详细考察这些内容,组织传播研究就无从谈起。纯粹就传播视角而去研究组织传播,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前途。这就是目前诸多组织传播研究走进“死胡同”的原因所在。因此,分析组织传播,必须考察基于组织结构、组织权力、组织文化等问题上的传播机制、特征。比如,从组织系统内部分析,如果首先着眼于传播的视角,那么,肯定与人际传播密切相关。组织结构视角下的人际传播,即组织内部传播具有怎样的特征呢?很显然,这是问题的特质。也就是说组织传播视角下的人际传播不是一个单纯的人际传播,而是受到组织系统背景下的社会关系、权力结构的影响。组织的对外传播,主要的内容就是公关传播。也就是平常所言及的公共关系(此处重点强调外部公共关系)。

  ……(此处有删节)

  二、组织传播研究“范式”及其内涵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范式”及作为方法的“范式”。“范式”的概念是美国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首先确立的概念,在库恩那里,范式的主要含义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东西。库恩认为,范式包括三种群体认知运作的根本成分:符号概括、模型、范例,另外还包括规则。 他还说过:范式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 总结起来,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理论背景、框架、传统、共同的信念、方法等等。

  曾祥华认为“范式”是库恩发现的,但不是库恩创造的,在库恩提出“范式”的概念之前,自然科学中已经存在着各种范式。人们之所以接受“范式”的概念,是因为它表述了科学史上的事实。同样,“范式”的概念是否适用于社会科学,关键是社会科学中事实上存在不存在范式,而不在于库恩是否认为社会科学有无范式。 笔者认为曾先生的追问很有价值的,这种适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否同样存在和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范式”的方法论的确立而言,“范式”是研究者建构的,即先于“范式”认知之后确定的,还是先于“范式”认知之前就已经存在。笔者倾向于后者。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必须基于现实生活、现实问题为基础。即“范式”表征的物质形态业已存在,不存在的是“范式”的认知,也就是说,需要学者研究的是何种“范式”、范式揭示的是何种问题。“范式”的学术功能确实存在,这是中外社会科学工作者将“范式”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原因所在。范式的学术功能主要表现在:

     (1)范式本身的功能。范式可以使科学工作者形成共同的理论背景、价值观念、共同的基本概念、共同的基本方法,形成共同的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避免各说自话,浪费学术资源。范式促进科学共同体的形成,使科学走向成熟。

     (2)范式作为一种方法的功能。以“范式”方法研究科学史,可以发现科学发展的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以“范式”标准研究某个学科发展史和当代发展,可以判断学科发展是否成熟,找出学科发展的纰漏,找准努力的方向。

  依据以上的一些思想,笔者认为管理学已经发展到学科范式的第二阶段。具体可以参看明茨伯格的管理学流派的思想。 而对于组织传播学研究而言,笔者认为组织传播的发展还处于第一个阶段,即前学科时期,范式尚未形成,也无比较一致而统一的形成共识的“范式”。不过,组织传播学的发展可以从胡河宁教授关于组织传播研究视角等问题上看到一些曙光。笔者在此的基础上也就组织传播学科范式提出更多一些的想法。一是将“研究视角”提升到学科“范式”的高度,可以更有利于拓展组织传播的研究视域和建构研究体系;二是将胡教授提出的“结构“、“权力”、“关系”、“象征”等内容进行整合。比如,“权力和结构”之间可以整合到权力问题上;将象征等问题整合到修辞领域。同时也提出新的研究范式,比如,技术、关系、心理、修辞、文化等范式。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笔者在详细确定这些研究范式之后,再考虑回答这些问题之间是何种关系以及缘何做出这样的划分。

  1.权力视角。“近几年来,关于组织传播的权力和理论问题的讨论处于某种不很平静的关系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权力问题大体被泛泛地定义为是一种“管理”的观点。换言之,权力只有在被看做是管理过程的合理组成部分时才被视为是相关的问题。因此组织研究中充满了对诸如上司一下属相互作用、允诺获取战略、决策过程等等方面的探讨,在这些研究中都是用管理的视角来看待组织的。

  ……(此处有删节)

  2.技术视角。“今天,无论在市场中所处地位如何,每个组织都必须运用某些传播技术。”  “尤其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对组织产生了深刻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管理活动和决策中的应用,强调计算机科学同管理思想和行为的结合。乔新生认为:网络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手段,还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形态。 “面对面的互动在今天的组织中任然十分重要。传播技术的进步—从计算机网络、传真到声音和电子邮件—使面对面交流中的许多局限得以逾越,特别是那些因速度、地理距离和处理能力所造成的障碍。因此,缺乏某种传播技术的使用,组织便无法进行有效率的运作。此外,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会显著地影响工作流程、员工生产力和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和权力关系。”

  ……(此处有删节)

  这种技术环境的员工,感到的是“孤独”。一旦离开技术,很难说有凝聚力。不过,又有哪一个公司不是这样呢?因此,技术改变工作,技术改变交往。传播技术的潜在效果是多种多样的。当代观察家通常支持4种主要的观点:乌托邦的,反乌托邦的,中立的和视情况而定的。 “一项传播技术的成功应用必须考虑到组织环境的社会和政治层面,因为该技术毕竟是在社会政治环境中使用的。传播技术的‘合理’使用是‘主管的,回顾性的,并且受他人提供信息的影响。并不存在纯粹的技术。若要理解技术,首先必须理解社会关系……任何对媒介的采纳和使用都是社会性的。技术传播的语用学必须放在日常生活的动机、矛盾和冲突语境中理解”。

  ……(此处有删节)

  3.关系视角。“个人和团体为了满足相互有关的要求和需要,总是要进入与其他人的相互关系之中的。然而,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相互依存需要更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是,在社会系统的各个层次上建立和维护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的重要领域。” 斯科特M.卡特里普强调了关系研究的重要性。胡河宁教授也认为:“组织传播是基于特定语境下的关系传播,是企业中人与人之间或者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创造和意义交流,以及为关系建立或中止、维系或提升、创新或拓展提供了传播理念、方案或方法的过程。” 胡教授在论述关系范畴研究的重要性的时候,提出“关系是一种对于亲密、信任及责任区分的规定与表达,既蕴含着角色规范的意义,又通过他人形成关系的网状结构。”这种视角是很新颖的,就是充分认识到了信任、关系网等问题与组织传播的关系。事实上,关系范畴的角度研究组织传播,笔者认为可以分为组织内部关系和组织外部关系。前者是组织系统中信任关系的确立、建构,后者是公共关系的内容(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公共关系涵盖组织系统内部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考虑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对于研究而言未必如此。研究的精细,就在于将问题细分,而非笼而统之地“眉毛胡子一把抓”。简言之,强调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在是基于组织系统外部关系的沟通、调整等有其合理性和研究价值。)

  ……(此处有删节)

  4.心理视角。《组织社会心理学:如何理解和鉴赏组织》涉及的内容。1. 组织“是有着共同预期的结构,这些预期是和角色密切相连的,因为角色会界定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人和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预期。”2. 一个组织“是一个可辨识的社会实体,它通过在其成员及客体中相协调的活动和关系来追求多重的目标。这样一种社会系统是开放式的,而且它的生存有赖于在更大的实体——社会中的其他个体和子系统。”3. 组织建构首先是建立这样一个共识之上,即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这一共识被称为一致性确认(Consensual Validation),是哈里• 斯达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首次提出的。鲁斯•蒙鲁(Ruth Munroe)在谈到沙利文的著作时,把握住了这一短语的微妙之意,而这层微妙之意正是我们希望能将其整合入组织之中的。

  5.修辞视角。胡河宁教授提出组织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象征视角。笔者认为,与其研究象征视角,不如进一步拓展到修辞视角。修辞学虽然早在亚里斯多德的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进入研究视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的论述和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但是,之后却经历了长达数千年沉寂,胡春阳认为“修辞研究几乎停滞不前乃至倒退的状态”。 20世纪60年代后,修辞学的复兴在西方变得盛况空前,并从80、90年代以来,吸取了后现代的立场和方法,加强了对修辞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运作过程的研究。胡春阳认为当代修辞学和传播学走向融合,“当代新修辞学不再把修辞仅限于演讲范围或修辞格,而是把修辞界定为运用话语和象征来达到某种目的,‘修辞与调动语言和其他象征手段以达到任何实际或功利目的的几乎是同义的(刘亚猛,2004:1)。新修辞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由象征环境,亦即由修辞环境建构的,同时也构筑后者。一切传播和文化过程乃至社会、政治运动都成为修辞运动。不但修辞格、文采,还有修辞的参与者(传播者和受传者)、话语结构以及效果都要在修辞分析中得到说明。” 修辞学的复兴,一定程度上开阔了组织传播研究的新视野。目前的一些组织传播仅仅拘泥于单调地传播或沟通,将组织中传播的意义和意义建构活动等同于工具性的传播。

  ……(此处有删节)

  6.文化视角。基于“文化”范式来考察组织传播,目前的一些研究,表现为粗浅化,并没有深入到文化的核心,也没有深入到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点上,很宽泛,一谈及文化,似乎包罗万象。从总体上看,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表面层—指组织的明显品质和物理特征(建筑、文件和标语等可见特征);应然层---位于表层下面,主要指价值观;实然层—位于最内部,是组织用以对付环境的方式。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将文化分为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两个层面。宏观视角,就是国家层面的文化、国际国内行业层面的文化、区域文化。就国家、国际层面,提出了一个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制度文化是形成一个群体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基础,同时,它也在一个群体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中体现出来。制度文化对话语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这里强调的是,公司制度文化,是基于国家文化、行业文化等问题来认识的。而目前的一些研究也主要是就公司文化谈公司文化,对于其影响因素等就毫无觉察。管理的中心问题在于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引导与控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人在本性方面的认识以及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并不完全一致,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并广泛地渗透到管理的各个层面,突出地体现在组织、领导、决策、沟通、激励等等各个方面。

  ……(此处有删节)

  三 组织传播范式之间的关系分析—兼论埃里克•M.艾森伯格组织传播的学术思想和研究进路

  笔者研究到此,也发现美国著名组织传播学者埃里克•M.艾森伯格等在《组织传播—平衡创造性和约束》中也基本上是从上述问题架构出发的。艾森伯格著作的第二部分专门列出了“组织传播的理论”,其中包括组织和传播的三个早期学派(第三章)、组织和传播的系统观点(第四章)、组织和传播的文化研究(第五章)、组织和传播的批判学派(第六章,主要是基于权力视角进行分析的)、组织和传播的后现代方法(第七章,主要是基于后现代的组织问题而展开分析)。不过,他将人际关系、工作网络、传播技术、人力资源及其员工经历(员工社会化)等作为分析层面。笔者当初并不能明白其“分析层面”是一个什么含义?分析层面与组织传播理论作为并列的研究部分,是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后来,艾森伯格总结了他的这种考虑的出发点:在结束了对组织的理论方法的介绍和整理之后,是应该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更具体的例子和传播实践中。为此,他从四个系统层面--个人、关系、团体和企业—并探究了与每一个系统层面相关的重要传播机会和挑战。很显然,艾森伯格是将人际关系、传播技术等作为实践层面和结合具体实践来考察,而不是作为理论视角来分析。笔者认为这种考虑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而未必很充分认识到人际关系、心理、技术等存在着一种理论体系或理论架构的可能。事实上,艾森伯格首先就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组织和传播的不同学派,并从历史和本质上认同了组织传播的学派存在(这是学术的标志)和组织传播的实践变革:组织传播理论存在着从传统的(如传播是传达与工作相关信息的有效方式)到后现代(如传播是一种培养叙述意义的过程,由此使个人和组织认同的建构成为可能)的种种不同思想。因此,他最终陷入到自相矛盾的话语结构中。笔者在此强调地是可以将人际关系、心理、技术等与权力、文化等一样作为学科范式而深入研究组织传播的特征。

  ……(此处有删节)

  笔者认为,组织传播的权力分析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研究方法不一,必然会衍生出不同的理论成果。但是,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后现代的,权力、秩序等问题依然是组织发展的核心,不同的仅仅是方式上的差异。后现代关于组织传播中的权力关系的新鲜观点,既是现实的反应,也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新的学术话题。文化视角的组织传播研究也会经久不衰。只是全球化、国际化、网络化的加速,组织传播中的跨文化传播与组织结构、组织绩效等有机而紧密地联系起来。

  艾森博格基于管理学派的理论脉络,建构了组织传播的古典学派、人际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笔者认为组织和管理过程的实践并由此而生发的理论视野存在两个端点。一个是严密控制的正规官僚体制,一个是更松散、更具人性化的将雇员看做有价值的人力资源的观点。一端是管理者、权力阶层或决策层、执行层;一端是雇员。如何获得两者关系的动态平衡,在组织战略框架下形成有序而有为的发展,是需要思考的。特别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交往时空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个人和组织心理的影响,加之宏观层面的政治文化、中观层面的行业文化、微观层面的企业文化或公司文化的浸润和侵蚀,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将组织、组织传播研究基于各个不同范式进行研究细分,然后在进行整体综合,可能是组织传播研究进路的方向。不然,“一锅粥式”的研究,无助于问题的深入和对组织发展实践的观察。(作者简介:李洋为中国三峡集团—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H.霍尔著,张友星等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美】斯科特M.卡特里普、艾伦H. 森特、M.布罗姆著,明安香译,《公共关系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美】丹尼斯.K.姆贝著,陈德民 陶庆 薛梅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美】埃里克•M.艾森伯格(Eric M.Eisenberg)、小H•L.古尔多(H•L.Goodall,Jr.)著,白春生等译,《组织传播—平衡创造性和约束》(第三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5.【美】迈克尔A.希特(Michael A.Hitt)、C.切特•米勒(C.Chet Miller)、安瑞妮•科勒特(Adrienne Colella)著,冯云霞等译,《组织行为学—基于战略的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美】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蒂莫西•A.贾奇(Timothy A.Judge)著,李原、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MichaelE.HattersleyLindaMc.Jannet,ManagementCommuinc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3rd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美】迈克尔•E.哈特斯利、林达•麦克詹尼特,《管理沟通:原理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本文为摘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