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播研究

 

传播学与心理学的融合研究报告

作者: 林之达 发布时间:2010-09-29 12:23:00 来源:
内容摘要:传播学与心理学的融合不是“比喝干海水般的艰难”,只要不是人为的让二者结合,而是沿着二者的研究对象本来联系着的脉络去自然结合,就会使二者融合起来。二者融合的实事根据是:心理系统是传播致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传播信息的能量转换器。心理系统与传播系统互为依存、相依为命,是传播效果的生身父母。二者融合对于深化传播学研究的昭示在于:二者各自的功能、性质、特点、活动规律是在他俩相互配合的运作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撇开心理孤立地研究传播,要能揭示传播深层的规律、原因、内在联系就会受到局限。

  一,背景与目的

  在即将迎来传播学研究在中国30年之际,适时地召开了主题为“传播学研究在中国:反思与前瞻”的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反映了中国传播学发展历史进程的需要,因而,此次会议对于我国传播学可持续的创新性地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大会主委会列的主要议题中的第5个议题是:“中国传播学研究有哪些跨学科融合的尝试与创新发展?”我恰好作过传播学与心理学的融合及其创新的尝试,借此机会,对这一尝试进行反思,并粗略评估这一尝试的成果的运用前景,这既是这项研究要进一步深入下去的需要,也是这次大会主旨所要求的。

  既然不是现在的尝试,而是对已尝试过的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所以,我向大会提交的论文形式是研究报告。

  现在把我探索传播学与心理学融合时的背景交待如下:

  1996年,我被批准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传播心理学研究”。

  在着手进行这项国家课题时,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传播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融合,从而使传播心理学成为不与其它学科相混的有自己独立体系的学科?为解决这一难题,我考察了以传播的外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心理学的结合情况(这些学科诸如:新闻学、宣传学、广告学、电视学、广播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等),发现这些学科与心理学的结合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怎样才能使新闻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不是‘捏合’、‘缝合’、‘凑合’,而是有机的‘融合’”有学者认为:“就目前条件看,要想做到这一点,犹如想要喝干海水般的艰难。”(1)而且,持这一观点的不只一位学者,甚至一位治学严谨的资深学者也感到“困难很大”。(2)

  是不是只有新闻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才遇到如此巨大的困难呢?也不是。结合得最早、最普遍的文艺学与心理学也“暴露出许多严重的问题”,“将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学拼凑在一起就会成为既非心理学又非文艺心理学的怪物,它毫无价值。”(3)

  就是“发展最早、影响最大,也是世界各国师资培训唯一列为必修课”的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一直困难重重,以至始终未能建立起教育心理学自身的独立体系。”(4)

  请看,与心理学结合得最早、最广的新闻学、文艺学、教育学尚且没有解决好有机结合、融合问题,那么,以传播的外延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如宣传学、广播学、电视学、广告学。。。。。。它们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融合的困难就会更大了。

  那么,造成它们有机结合、融合的困难是什么呢?课题研究就从这个问题探索起走。通过几年探索,虽很艰难,但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结题时把这些发现和收获汇集为《传播心理学新探》一书(以下简称《新探》),200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初版已售完,现已第二次印行。

  本研究报告虽然要使用《新探》中的材料,但与《新探》有很大的区别:《新探》是按课题设计的总体要求来写的,主体是建构、论述传播心理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框架、体系结构,而本研究报告只涉及《新探》建构理论框架、体系结构的逻辑起点、基石——传播学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融合;《新探》未对二学科的有机结合、融合的意义、价值、前景进行反思、评估,本研究报告的目的就是要做这一工作。

  二,考察的进程与收获

  考察的进程,前后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初步研究发现,造成以传播的外延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融合之难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未搞清楚相结合两学科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实际关系,即未搞清楚新闻与心理、宣传与心理、广播与心理、电视与心理、文艺与心理、教育与心理。。。。。。总之,传播与心理(5)的实际关系。如果搞清楚了传播与心理互为依存,相依为命,不可分割地联系着,那么,顺着二者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脉络去解决以二者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学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就比较容易了。

  二是人为的让心理学与传播学(包括以传播的外延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直接结合,即运用心理学的普通原理或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解释传播(包括传播的各外延)领域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新闻心理学就是运用现代科学的心理学观点,解释人们在新闻实践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并总结其规律,运用于新闻实践的科学。”(6)“教育心理学”就是“运用普通心理学的某些知识处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7)艺术心理学就是“用心理学知识来说明、解释艺术的规律。”(8)“传播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类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9)等等。

  这种运用普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描述传播领域(包括传播的各外延领域)中的心理现象的做法有如下的缺点:

  首先,所看到的心理现象是零散的,很难看出这些零散的心理现象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这就好比是用心理学理论框架这把刀,把本来是活生生的一个有机整体的新闻过程、宣传过程、广告过程、电视过程、广播过程、文艺过程、教育过程……总之,把本来是活生生的一个有机整体的传播过程切割成一堆杂乱的碎片。

  之二,看不到传播(包括传播的各外延)与心理的必然联系,只感到二者“相关”、或“密切相关”或“有密切的联系”(10)只说明“看到了什么”,并未回答也回答不了“为什么”。

  之三,这种人为的让心理学直接与传播学结合,已被前述的实践所证明,会遇到“有如想要喝干海水般的艰难”。

  第一阶段考察得到的结论是:我们不能再搞人为的强行要心理学与传播学结合,而应另辟蹊径,从探索两学科研究对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方向去寻找有机结合、融合的方式、方法。

  第二阶段,考察、揭示了传播学与心理学两学科研究对象(传播与心理)之间的实际关系非常密切,密切到了互为依存,相依为命的程度:心理离开了传播就会退化、萎缩甚至死亡;传播离开了心理也活不下去。(11)

  第三阶段,考察、揭示了心理在传播致效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人要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物质的交换由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皮肤的汗腺来承担;信息的交换由心理系统来承担。人要生存发展,要适应环境、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具备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体力的能量通过消化和呼吸获得,精神力量的能量通过心理活动获得。消化、呼吸所加工生产的能源材料是食物和空气,心理系统所加工生产的能源材料是传播送来的信息。传播要想致效,只有把信息送进心理系统,加工生产成诸如欲望、理想、抱负、能力之类的精神力量亦即心理能,心理能外化为行为做功,便产生了传播的社会效果。传播的信息如不进入心理系统,就是一堆死信息,只有通过心理系统才会产生第一级看不见的效果——心理能或叫精神力量,心理能外化为行为做功才产生第二级看得见的社会效果。因此,心理系统是传播致效过程中一道不或缺的关键工序。

  ……(此处有删节)

  三,反思与展望

  以上各阶段的考察、发现,对于传播学与心理学的融合有什么意义呢?

  以上各阶段的考察和发现使我们对传播与心理的关系的看法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革:

  以前,传播与心理在人们眼里,好似路上偶尔碰面,点点头、握握手的两个熟人,现在我们发现他俩是生死与共的夫妻,是传播效果的生身父母,是互为依存的搭档:心理为传播而生,她生来的使命就是加工处理传播送来的信息。心理又靠传播而活,她是在加工处理传播送来的信息中生存、发展的,是在加工处理传播送来的信息中显示她的功能、性质、特点的。心理是在加工传播送来的信息中体现她的价值的。所以,一旦传播背离了她,别无信息营养,她的生命就要受到威胁;同样,传播也为心理而生,它的天职就是为心理输送信息能源材料。传播也靠心理而活,他是在为心理输送信息能源材料中生存、发展的,是在为心理输送信息能源材料中显示他的功能、性质、特点的,是在为心理输送信息能源材料中体现他的价值的。因此,传播也离不开心理,一旦心理翻脸,把她的全部门窗(感觉器官)关上,拒不进他的货(信息),他千辛万苦送来的信息无法进行能的转化,就会成为一堆无用的废物,传播致效的期望就会落空,就无传播效果可言。

  弄清楚了传播与心理的这种特殊关系后,我们就会发现:

  1、既然传播与心理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搭档,他们各自的功能、性质、特点、活动规律是在他俩互相配合的运作中体现出来的,而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包括新闻学、文艺学、教育学等在内的传播学的各专业学科研究)、心理学研究却是撇开心理孤立地考察传播(包括新闻、文艺、教育在内的传播的外延)或撇开传播孤立地考察心理。这种孤立考察,不能不影响考察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2、既然传播与心理这对夫妻般的搭档合作生产传播效果,传播心理学以二者的密切关系来确定自己的研究目的,建构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此前,由于没有看出传播与心理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所以发生了借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来描述、解释新闻、宣传、广播、电视、广告、文艺、教育等传播领域中的心理现象的做法,结果,在建构各自独立的学科体系时,自然就遇到了“比喝干海水般的艰难”。由此看来,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传播学研究、传播心理学研究以及包括新闻心理学、宣传心理学、广播心理学、电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传播领域中的专业心理学研究,有必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决策、研究方法上来一番革新。(作者简介:林之达为四川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注释: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前言。

  (2),陈力丹:《对我国新闻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载《新闻大学》1995年秋季号。

  (3),童庆炳:《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4)、张春兴:《在应用科学基础上建立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辅导学系《教育心理学报》1995年,第28期。

  (5),在本研究报告中,经常要用到“心理”一词,但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它指的是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情感活动或情感过程、意志活动或意志过程);有时它指的是心理构成(气质、性格、能力、态度、定势等);有时它指的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大脑及其外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为了在使用时不引起读者因我的不断转换、跳跃而影响对“心理”与“传播”关系的理解,所以,我以下用“心理系统”这个词来涵盖以上的不同指义。

  (6),请见汪新源:《新闻心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7),请见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第19页。另请见(日)大桥正夫在其《教育心理学》(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第2页写道:“为着更有效地实施教育而加以运用的心理学体系,可以说就是教育心理学。”这是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的工具来看待,因而谈不上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问题。

  (8),艾伦·温诺:《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黄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译本前言。

  (9),请见韩向前:《传播心理学》,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另请见黄鸣奋:《传播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该书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所说的,不是在谈传播心理问题,而“是应用笔者提出的需要理论来探讨传播学的原理。”

  (10),请见黄鸣奋:《传播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另请见刘晓红:《试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文,载《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1995年第1期。

  (11),限于篇幅,这里只写结论,证明这一结论的大量国内外几百年来的个案和统计材料,可参考《新探》第一章。

  (本文为摘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