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介研究

 

平民道路,晚报的坦途——《北京晚报》创刊50年给当代传播者的启示

作者: 李建新 发布时间:2010-09-13 16:37:00 来源:
  2008年3月15日是《北京晚报》创刊50年的纪念日,为此,《北京晚报》从3月12日开始,连续四天出版纪念特刊,在“影响北京50年”的主题下,从“感知50年”、“感动50年”、“感恩50年”、“感悟50年”等四个方面来纪念该报50年来的发展变化历程,反刍50年的得失,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的目标。50年的岁月有风有雨有春秋,庆贺当在情理之中。《北京晚报》在贺寿的时候,没有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没有摆宴庆功、遍邀佳宾,没有明星助阵、歌舞升平,没有攀高结贵、假虎生风,而是紧紧地抓住了媒介和传播者自身的特点,以文字为倾诉和抒怀的工具,平实而具像地梳理、总结自己的50年,总的篇幅将近130个版,庆贺大餐十分饕餮。在这130个版的背后,北京晚报“平民道路”的理念昭然若现,对当代传播者而言,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1 感知50年——感是激情、知是理性

  北京晚报的创办有许多历史的记忆:毛主席为该报题写了报头,邓小平批准创办。在初创伊始,该报的定位是“是市委领导下的报纸,它的读者对象是城市居民——包括工人、店员、手工业者、干部和家庭妇女。内容除时事新闻(综合改写)外,偏重于本市新闻(补日报之不足,如登一些各区消息)、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社会新闻——通过具体事例和简短活泼的文章,培养新社会的道德品质和新公民的思想修养。注意文短,图多,通俗易懂,编排活泼而又不流于庸俗。”

  主流特征、平民风格是北京晚报的办报基石。50年来,北京晚报始终如一地把百姓生活、民众意愿作为主题,努力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它毫不动摇地坚持平民化的风格,用生动的语言,质朴的文风建立起与市民的情感纽带;它脚踏实地地服务于读者,从一针一线,蝇头小事入手,为群众排难解困;它准确感悟着时代的脉动,引导着新的风尚和新的潮流。

  遥想当年,是一伙充满激情的北京报人把北京晚报带入到报刊的世界并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新闻智慧把它培育成了我国晚报丛中的参天白杨:挺直、高岸、大众、向上。因此,在50年的岁月里,北京晚报秉持创刊的宗旨和晚报的要义,用激情书写了北京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用理性、用知性忠实地记录了历史。

  于是,我们在北京晚报的版面上,定格了这样一些感动的画面:

  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新闻史上,《燕山夜话》是一个难忘的记忆:一位党的领导干部为一份报纸笔耕,一年半刊发了150余篇文章。那时一个时代的悲剧,专栏和作者因其悲剧命运,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段难以复制的历史,却深深地把自己的烙印刻进人民的大脑:燕山夜话、邓拓、北京晚报……1966年5月夜,当晚报副刊编辑在报社排字房看到那行大字《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署名姚文元)时,视野里报社不远处“北京站”三个字,“很像一摊血,泼向天空,泼向大地”。晚报人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受了心灵的震颤和灵与肉的洗礼,预感到了一场雪雨腥风的来临……

  1960年2月3日,山西平陆发生了61个阶级兄弟食物中毒事件。是北京晚报率先发现并报道了这则新闻,并对此给予了持续的报道和密切的关注,当61个阶级兄弟有难时,上世纪60年代的北京人想到的,不是囤积居奇或借机涨价,而是首都的责任和兄弟的生命。在北京晚报报道此事后,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感人的故事在广泛传播,优秀的作品在鼓舞着人们……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晚报的记者到八达岭长城采访,发现多处城墙毁坏的很厉害,一些城墙已经倒塌,许多地方成为了废墟,那些倒塌的城墙、城砖和条石甚至被附近的农民拉去垒猪圈、盖房子,给记者的冲击很大。经过认真的调查、组织后,“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在《北京晚报》的倡议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到今天还是温暖和感动人们的美好记忆……

  “四合院”是北京晚报很有特色的一个副刊。“北京的文化符号很多,但像四合院这样纵能够观览北京的历史,横能够涵盖北京所有的饮食文化、传统的戏剧文化和居住文化,独此一个。”

  因此,“四合院”副刊的创办,使京味的文化、朴实的市民生活、代表北京的建筑有了实际意义的传承。它实实在在地解答了“若干年后,问到北京的大人和孩子,什么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什么样子,四合院的生活是怎样的”问题。做出这样的栏目策划需要激情,而办好这样的一个栏目,理性一点也不能少,感知一点也不能少。试想,如果没有对北京文化的深刻理解,没有对“四合院”及其在北京市民生活心目中的地位的了解、没有对“四合院”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寓意的理解,这个栏目的成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一位87岁的台湾老者,没有用电脑打印,一个字一个字写下了16页的文章,寄给“四合院”专栏,讲述老人小时候生活的北京草厂胡同四合院的记忆。”

  常有人把每周“四合院”的报纸留存起来,或者是寄给海外的亲友。四合院的作者读者中,有九十老叟一笔一画关于老北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记忆,有来自美国、日本各地北京人对故乡的思念,这样一座精神的院落为老北京人怀旧时提供了小憩的家园。

  2008年,读者刘淑芳老人把自家培育的水仙花送到了北京晚报编辑部。从2005年“四合院”专版推出之后,这位老人年年如此,用这种极具北京特色的方式,感谢这些传承北京文化的人们。

  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过调查,在总共访问的城区10046位市民中,北京晚报在首选率、影响度等指标均名列第一,且优势明显。对于首选北京晚报的读者所进行的深入调查显示,北京晚报的高度忠诚读者超过一半。调查还显示,不同教育程度的被访者中高度忠诚读者的比例基本相同,最高为55.5%,最低为43.1%。而不同性别的读者中高度忠诚读者比例基本相同。

  读者对一份报纸的阅读程度,直接体现着这份报纸的制作水准及影响力。在首选北京晚报的被访者中,几乎全部内容都读的读者占17%,44.2%的读者阅读70%至90%的内容。阅读70%以上内容的读者占61.2%,读者阅读程度相对很高。

  首选北京晚报的读者中,超过五成的被访者读每期晚报的时间超过半小时。

  九成读者认同读晚报是生活方式

  从创刊之时的“面向基层,补日报之不足”,到今天的“晚报选择、晚报观点、晚报帮办、晚报生活”,50年,北京晚报对她的读者时刻践行着“站在群众中办报”的承诺。

  始终如一地把百姓生活、民众意愿作为主题,努力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毫不动摇地坚持平民化的风格,用生动的语言,质朴的文风建立起与市民的情感纽带;脚踏实地地服务于读者,从一针一线,蝇头小事入手,为群众排解困难;准确感悟时代的脉动,引导着新的风尚和新的潮流……

  50年的感知,对一个成长中的报纸来讲也许还微不足道,但这感知的50年,其实就是该报寻找自己的方位,探求自己的特色,加固自己的基石,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北京人民的内心深处的50年。50年的步履立足在坚实的土地上,稳健厚重铿锵快捷,

  2 感动50年——感是触摸、动是导引

  50年的北京晚报能够感动北京50年,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它触摸到了北京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心和真情呼唤和诠释着媒体的责任和社会的良知,在服务和导引中,给了首都受众以明确的前进指向。

  1980年12月17日,4只白天鹅飞落玉渊潭湖面。4天之后,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被一个年轻人用气枪猎杀了!这是当年著名的“白天鹅事件”,北京晚报报道后,市民扶老携幼到公园凭吊死去的天鹅,全市青少年掀起保护动物热潮,小朋友们捐款在天鹅遇害处竖立白天鹅雕像。白天鹅的雕像是否存在笔者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那一份通过报纸的报道而激发出来的人们对动物、对生命的关爱在需要点燃的时候适时地引爆,因为有爱,人们有了坚持正义的行动,有了抵抗反对那些破坏城市美丽的行动。

  1980年起,老百姓有点儿大事小情就会上晚报“纵”一段。报纸成了老百姓相信、依赖、倾诉的对象。报纸体现了最基层群众的意愿,有了老百姓的声音,触摸到了生活的底脉,所以它才有广大群众的喜欢和感动。从“十字街头”到“本报调查”, 从街头抓拍到深入探访,

  不同时代的不同栏目,却有着同样的主题:关注民生、为了民生。

  1979年12月25日,北京晚报复刊试刊第一号,《怎样消灭取奶“长龙”?》刊登在二版头条的位置,这篇现在看来平常无奇的消息,在当年却是总编拍板的与民生有关的牵动大多数市民的生活问题的“重大选题”。牛奶问题见报后,市牛奶公司当即表示要尽快解决问题,取奶长龙渐渐在北京街头消失。而这篇具有时代特色的民生报道,揭开了北京晚报关注民生的大幕。

  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晚报上,“十字街头”栏目以用照片反映民生问题著称,而这个栏目的闻名,还要追溯到80年代初的一组照片。

  一间年久失修的教室、一条污水横流的马路、一车随地废弃的垃圾和一排单调无奇的挂历,正是由这四幅抓拍于北京街头的照片组成了的《十字街头》,获得全国好新闻奖。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创始人蒋齐生这样评价这些照片:“敢说话、说真话,开了一个好头,成为我国新闻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批评性新闻照片的第一次获奖。

  “50年爱心报道,彰显慈善情怀”。感动人的,没有什么比爱心的力量更有力了。

  1964年1月8日,一篇《他们虽然失去了父母》的报道出现在北京晚报上,5个不幸失去父母的孤儿牵动了北京百姓的心;

  1980年7月10日,《美穗子今日抵京》的报道,让京城的百姓们知道了当年那个被八路军从战火中救出的日本小姑娘回来了!她带回了一颗感恩的心;

  2007年1月2日,《北京晚报·慈善周刊》创刊,“擦亮人性的光彩”教诲着每一个人,导引着每一个人,启发着每一个人,感动着每一个人……

  媒体能够“动人”的方式有多种,触摸到百姓生活的细微之处和他们希望关怀的每一个角落是“感”之源泉、是“动”之根本。

  1996年1月1日,北京晚报社会新闻版出现了“百姓热线”的新栏目,这是北京晚报出现的第一条方便老百姓投诉和求助的热线,电话设立在北京市各区区政府。从此,关注民生疾苦的百姓热线在北京晚报生根发芽,它架起了一座连接政府和市民的桥梁。1999年1月1日,“百姓热线”在和北京各城区政府合作了3年之后,晚报决定把百姓热线的电话设在报社编辑部,派专人值守,并设立百姓 报道部,调集一批记者专门为百姓奔走呼吁。

  2003年11月7日,晚报百姓热线升级为和北京市政府便民电话中心合作的大型栏目“市情与民声——我们日夜在聆听”,记者根据市民在热线中反映的情况,深入调查研究,5年间写出上千篇反映百姓生活难题的新闻,并不断进行追踪报道……触摸的范围更广、触及的层次更深、触到的问题更棘手、触发的论题更接近民众,更有实际意义。

  2005年8月29日起,北京晚报又开办了新闻栏目“听民意日”,于每周一,由区政府或职能部门的“一把手”直接接听市民热线电话,倾听市民呼声,零距离解答市民困惑,为北京市民督办实事……

  今天,民生话题依然是北京晚报每天要触及的话题。触手就及,触手即办,触景生情,触目就挂心。在由现实的题材触发了他们报道的动力之后,他们针对问题的存在,以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良知,帮助市民剖析问题,廓清思路,并正确地导引他们的行动。50年坚持不懈,50载的行动诠释感动——感是触摸、动是导引。

  为此,新华社两次发表文章肯定北京晚报的做法:2006年6月27日新华社《真情赢得公信》说:“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以无限真情赢得群众信任,以点滴小事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2月14日新华社《贴近人民才能不忘人民》说:北京晚报“市情与民声——我们日夜在聆听”专栏已经累计刊发600多期,报道市民反映的问题900件次,其中90%以上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个专栏成为北京广大市民最贴心的栏目。

  3 感恩50年——感是深悟、恩是深情

  新闻是求新的职业,在从业媒体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媒体的竞争激烈而残酷的时候,媒体需要创新,媒体的从业者需要不断的否定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甚至要超越别人。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要靠悟性。悟新闻传播的规律,悟我之长短,悟他之优劣,悟民之所想,悟民之所愿。需要在反刍中感恩受众给予我们的一切,在感恩中寻找继续前进的动能。

  有了比较透彻的“悟”,你就会有正确的行动,有了正确的行动,你就会有周到的服务,有了周到的服务,你就会回收老百姓的感动,有了这份感恩,你必然会良性的前行。

  1958年3月15日,晚报创刊,记者陈寿儒接过50份四开四版报纸,走上街头,正不知如何开口卖报时,报社所在的西裱背胡同西口的一位老大娘冲他直招手:我正等着买一份北京晚报创刊号呢!在那一刻,北京晚报的报人们知道了读者们对他们的厚爱和恩情,而报人们也在感恩的心境下登上了感恩的旅程。

  “陈云的夫人于若木大姐,她是营养学家,为人谦和,一有活动就通知我相随。有一次,陪同她去南方推广中小学生课间加餐,在太湖边用餐时,她兴致勃勃地讲起苏东坡‘食不异弃’的故事,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吃不了的东西就扔掉,不要老吃剩的,对身体不好。” 北京晚报的记者至今还在感恩1980年报纸复刊之初于若木大姐对他们专访的支持。“她的话让我受用一生”,当年的年轻记者,今天已是作家出版社总编辑的侯秀芬说。

  还有一次,晚报一位已有23年新闻龄的记者来到高中班主任家,“那天我们一帮当年的同学手捧80朵玫瑰祝贺老师80岁生日,他高兴极了。老师的桌边放着一摞北京晚报,他拿过放大镜,把我叫了过去,很严厉地瞪着我,像当年我没有答上历史题时一样,指出了报纸上的错误,还说,你现在干吗去了?怎么不见你写东西了?”师生们通过北京晚报找到了一条相互牵挂、相互感恩的途径。

  “五色土”是北京晚报很有特色的一个栏目。“五色土”的名字源于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这个名字从1958年一直沿用至今。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北京晚报呈现为综合新闻、文体新闻和副刊的三角形框架。三角形在几何学和社会心理学范畴中均为最稳定的状态。那时的五色土副刊依然是报界的一株奇葩,其综合性和创造力为社会称道。国外中文报纸凡是有副刊的,都会效仿五色土模式。1980年后的五色土副刊以知识性、可读性、文学性为基本定位。出现了以思想解放、拨乱反正为主要功能的“百家言”;以关注生活、干预生活、批评生活为主要功能的“一夕谈”;以传承民俗文化为主要功能的“谈北京”、“夜读拾零”、“京字夜话”;以关注文化发展和影视发展为主要功能的“文艺随感录”;以倡导文学解放,文学复兴为主要功能的“一分钟小说”;以吸引读者,调和不同口味为主要功能的“小说连载”;以关爱生活,讽刺现实为主要功能的“阿凡提新编”等名牌栏目。

  1990年以后,五色土副刊增加为2个版,在保留原有版面的栏目内容基础上,五色土副刊的第二块版,取名为“文学与社会”,五色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人的聚集地,成为有文学理想,文学梦想的青年的精神园地。王世襄、方成、刘心武等著名作家在此开设专栏。

  五色土的名字从社稷中来,它呼吸着民间的空气,吸收着百姓的养分,体察着大众的冷暖,栖息在恩情和关怀的家园,五味杂陈、六欲畅抒、七情兼备,在这方精神园地中,有的是抒怀,有的是感恩,它像一条纽带,用情把社会的众生连结了起来。

  人间自有真情在,江河万古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骨肉亲情是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如果这样的亲情有了人为的阻隔,那么人们就对它有了更加特别的期待。北京晚报曾经把这种特别的期待变成了现实,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动因可能就是来自他们的感恩之心:1993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在位于六部口的北京电报大楼营业厅里,来自150个家庭的几百口人聚在这里,等待拨打三分钟的免费电话,给远在台港澳的亲人拜年。

  “您好,请注意接台北的电话。”“您好,这是从北京打来的三分钟免费电话,线路已接通,请讲。”在电报大楼集中拜年的同时,本市350户装有住宅电话的家庭也在接线员的帮助下,陆续开始与台港澳亲人通话……

  晚报牵手读者“破冰”

  1991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1992年,海基与海协会达成共同协议“九二共识”,1993年4月,备受瞩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的首次接触商谈。长达三十年的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两岸交流交往开始松动,但当时的通讯条件有限,“对话”对于两岸百姓而言,仍然是一个奢望。而且好多北京人家里还没有安装电话,打长途电话都必须去西单的电报大楼。当时一年打向港澳台的电话有500万次,其中170万次打往台湾,而打给台湾的电话更得经过香港、美国或日本转接,话费很贵,且经常无法接通。

  面对这一情况,再加上读者来信中大量反映的对台湾亲人的思念之情,1993年的春节前夕,北京晚报编辑部酝酿出借助北京晚报这个窗口,帮助大家实现了海峡两岸电话拜年的愿望,电波承载了骨肉亲情,电话大拜年活动触动着海峡两岸骨肉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两岸亲人跨越了时空阻隔的问候,在除夕之夜显得特别激动、特别温馨、特别流泪、特别捶胸、也特别的感人。

  500多个家庭、1500余人,在1993年的除夕夜通过电话,与远在台港澳久未联系的亲人互致春节快乐。这也是北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通讯拜年活动。

  这次活动以大规模民间通话的形式,冲破了海峡两岸40余年的人为隔绝,打破了大陆台湾交流交往的敏感问题。先后有近20家国内新闻媒体及3家港台报纸对此进行了40余次报道。

  北京晚报50年的路程,如果把它的感恩拆开来理解,我们就可以这样的理解,感是深悟、恩是深情:他们不做浅表性的新闻文章,从人类情感的高度出发,悟出了人间最贵是真情的道理。在对恩情的宣泄、对恩情的回馈方面做足了文章,自然是情动于衷、字字感人。

  4 感悟50年——感是曾经、悟是创新

  在中国习语中,50年是知“天命”之年。它的寓意恐怕是经过50年的历练50年的风雨之后,人们会明白更多的更深层次的道理,会尊重自然和客观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北京晚报感悟50年的感就是曾经,悟就是求新、变新、更新、创新。

  他们感悟到了时间的宝贵,于是有了与时间赛跑的行动。

  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北京晚报推出了世界杯早报;

  2005年10月17日,神舟6号返回当日,北京晚报打破常规,滚动出报,当天上午推出《神六史记》号外;在神六成功返回仅仅1小时后的上午10时,北京晚报推出了发行了40个版的《神六史记》号外,单独发行。后有研究者说,在北京媒体中,北京晚报是惟一一家有如此超常规动作的报纸。

  "几千年的飞天梦在那个时刻终于实现,那是航天史上一个突破,这个时刻,媒体有责任也必须在第一时间记录这个事件,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的兴奋心情得到释放!"

  号外选择了史记的经典传记体例,以留存历史的态度,用本纪、列传、正传等多种传记体记录了神六飞船制作、发射的过程和参与的人物,介绍了两位航天员以及神舟家族的成长历程,也包括第一次天地对话等鲜活的现场。在这个号外的最后一版,还专门列出了"年表·搜索引擎",方便读者的阅读。这种体例的特刊在新闻史上还是非常罕见。

  早报的创刊和发行说明北京晚报在新闻理论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说明了北京晚报经营理念的成熟和在中国报界的地位。晚报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成功出早报,说明北京晚报已经产生了品牌推动力。

  他们感悟到了在现代报业的竞争中必须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度的挖掘的道理,因此他们有了与深度赛跑的行动:

  2002年10月8日至11月8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前夕,29篇“喜迎十六大速读国家数字”大型系列报道在北京晚报上连续推出,对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近900个权威数字进行了简练而生动的解读。在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通过国家统计局独家为北京晚报提供的一个权威数字、与北京有关的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制作反映近5年时间内深刻变化的深度报道。

  那一段时间里,深度报道部全体记者开了50多次研讨会,有时甚至一天就要开两次,《37595亿世界大腕感谢中国》、《117倍非公经济迅速崛起》等系列文章博得如潮好评。报道尚未登完,就有多家出版社找来,想要将“喜迎十六大速读国家数字”的系列集结成册、出版发行。这组长达29篇、约20余万字的系列解读报道在北京晚报上刚刚刊出后7天,由北京出版社结集的《速读中国》一书已抢在十六大召开前两天出版。

  在十六大召开期间,《速读中国》成为北京市送给北京团和部分外地团参加十六大代表的礼物和参考书,许多北京团代表在小组讨论发言时,都手拿《速读中国》,多次引用书中提供的数字和事例。

  他们感悟到了媒体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因此他们有了与时代赛跑的行动;他们感悟到了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需要不断的超越自我的道理,因此他们有了与自己赛跑的行动;他们认识到了科技在现代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有了与科技赛跑的行动:

  1990年12月16日,北京晚报告别最后一块铅版,成为全国首批送走手工铅排、铅版和铅印,采用激光照排技术的报纸,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过去编辑们的桌上少不了纸和笔,如今,他们的桌上可以空空荡荡,只留一台电脑足矣。

  1995年,北京晚报用上了电脑采编系统,开始向纸与笔道别。电脑采编系统让采访、编辑、修改、排版、签发等多个环节都能在网络上进行。从此北京晚报的报道版面具备了扩充能力,打下了进入厚报时代的基础。

  1999年北京晚报用上了卫星传版技术。北京晚报发行量大,报纸版面多,要在北京市内多个代印点印刷,有了卫星传版,就能保证当天印出的报纸尽早送到读者手中。

  通常来讲,卫星传版适合全国性的报纸,因为它的优势是传送成本与距离无关。但正是看到了北京晚报在东西南北四城同时开印,就近取报,就近派送,将卫星传版的距离优势转化为时效优势之后,更多的同城报纸才开始使用卫星传版技术。

  推出电子报纸。网络的发展,给北京晚报和读者都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

  北京晚报从2006年开始有了网络PDF版,接着又推出了手机报,不断完善与读者交流的方式。

  科技、环保、潮流以及关于未来的梦想,50年一路走来,北京晚报依然会在每一天,打开新的一扇窗,去关注,去享受。

  在一系列的行动中,在感悟后的举措中,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北京晚报在求新、变新、更新、创新的道路上的快速前进。

  为了能够感悟到位,他们还在50年到来之际,邀请专家、教授为他们把脉,包括方汉奇在内的国内知名专家在会上说出了他们的真知灼见,主要的观点有:

  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要用资本运作的方法。党的十七大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鼓励报业集团整体上市,对于北京的报业市场来讲,晚报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应该在整个新闻出版界的改革里有所作为;

  北京晚报应该在发展繁荣公共生活、政治生活方面更有作为;

  北京晚报应该突出文化氛围,如果把北京文化一点点做下去,恐怕做十年也做不完,因为北京文化太丰厚了,这应该成为北京晚报的长处;

  北京晚报应该为人们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价值标准、价值理念,人们从中找到自己生活和思考的坐标系。《北京晚报》和北京市民关系密切,价值提升在这方面可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北京晚报应该主动研究一下其他的晚报,这样可能对改进工作有推动。但这种改进一定要保持《北京晚报》原有的风格即“京味儿”;

  北京晚报应该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她对于潮流是一种敏锐的反应,这是保持晚报长盛不衰的影响力特别重要的东西;

  应该强化北京晚报的特色,这种特色是融化于血液、基因中的平民意识、平民心态和平民作为;

  北京晚报要关注小民生也要和大民生联系在一起,就像北京城的建筑,非常舒展、大气,晚报关注的民本文化也应该展示这样一种特点。大家之所以爱读晚报就是因为它非常细腻,一个胡同老大妈的事儿我们晚报都关注,这种关切、爱护也是晚报的特点;

  方汉奇认为:北京晚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她按照新闻规律办报,按照晚报的特点来办报。晚报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群众,“广、短、软”,原话是“广些广些再广些、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毛主席基本赞同,但提出要“软中有硬”,我觉得这个硬应该是指正确的舆论导向,一个社会守望者的社会责任和记者的职业道德。“广”我体会就是指报纸能够满足读者需要的信息量,包括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掌握了这些要点晚报就可以办得成功。要办好北京晚报,方老认为要发挥北京的地区优势。北京作为首都是首善之区,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在北京开门办报应该利用北京的优势,包括人才优势。还要请一些“角”,这个“角”在北京有的是。比如“两会”里就有能写的人,为什么不设几个专栏呢?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在总结50年的基础上,北京晚报的创新目标、创新方法、创新动力会由此而变的一发而不可收。

  因此,人们有理由期待它的新的50年乃至更加久远的未来。(作者简介:李建新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