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介研究

 

由“电视经验”的基本特征看电视“民生新闻”兴起

作者: 吕屏 陶楠 发布时间:2010-09-14 10:23:00 来源:
摘要:本文首先辩明所谓的“民生新闻”并非什么“新”的电视新闻类型;然后,根据约翰•埃里斯的“电视经验”理论,分析其文化特点,论证这种新闻类型在中国大陆兴起的必然性。总结指出: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和观看空间的电视,构成了一种“交流的共同体”,由此设定了一种标准——就是“娱乐”。在工业社会摧毁了人们久已习惯的村社交流环境后,电视通过对于“生活”题材的使用,重新模拟了一种新的“家庭——社区、亲属——邻里”的关系;人们通过观看、关注相同的电视新闻,重温很久以前就已经消失的蜚短流长的快乐。“后院篱笆原则”是对消费社会电视受众这种基本需求最为形象的注解。娱乐性、贴近性、生活化、冲突性、趣味性成为电视新闻、尤其是地方“民生新闻”重要的文化特质——通过这类新闻,人们重新结成维系彼此的“电子社区”。

  1978年,中国学者对审判“四人帮”的事件所做的传播学定量研究发现,维系当时中国社会的途径主要通过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现在,新兴的电视“民生新闻”在中国报纸“市民化”浪潮后出现,显示中国已发展到必需用大众媒介来维系社会的程度——这是社会与经济进步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民生新闻 “电视经验” “交流共同体” “后院篱笆原则”

  一、

  2004年8月,长沙政法频道做了大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宣布彻底退出电视剧播放,以“民生新闻”作为频道的发展方向,此后频道收视率从原来的省会电视第五位跃居到第三位,主打栏目《政法报道》更获得了“全国百佳栏目”的殊荣。2005年元旦起,湖南经视都市频道全面改版为“直播都市”,变身成一个没有任何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纯新闻频道,推出《都市一时间》、《寻情记》等反映市民生活、情感的节目——以综艺、娱乐节目闻名的电视湘军,也打起了“民生新闻”牌……

  这不过是自创办于2002年1月1日的《南京零距离》获得巨大成功以来,弥漫中国电视业界的“民生新闻”的第二波浪潮。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6月,已有20多家省市电视机构开设了类似节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和《1860新闻眼》、南京电视台《直播南京》、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郑州电视台《直播郑州》、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成都电视台《成都全接触》、北京电视台《第七日》等。这些节目一改中国传统电视新闻单调呆板的面貌,以时效性、贴近性及娱乐性取胜,相继创下了各地电视收视率新高:《南京零距离》2004年的栏目广告拍出了一亿零八十八万元的天价;《第一时间》栏目开播后6个月收视率即突破10个点;《阿六头说新闻》开播后,收视率在一个月内由最初的1.9%飙升至5.8%;《天天630》则一直雄踞重庆电视台栏目收视率之冠……有意思的是,所谓电视“民生新闻”在中国的兴起,正好衔接着标榜“市民新闻”的都市报热潮。

  研读新闻史,人们很容易发现:这批“异军突起”的电视新闻节目,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与中国学界业界关注的重心不同,服务社区的地方新闻向来就是许多发达国家电视台报道的重中之重。除开由电视网或通讯社等大型机构提供少量的重大事件报道外,地区电视台播放的多数新闻都是本地居民喜爱的“民生新闻”。1937年,NBC在纽约的直属电视台就曾把两辆移动电视卡车投入纽约街道漫游,通过微波把画面传回电视台“直播”——这些试验性的节目乏味异常(主要传送一些停在机场上的飞机、高速路上的交通和行人等画面),但偶尔也报道几次火灾,甚至还意外拍到过一个自杀事件。此后,随着影视摄录和制作设备逐渐完善,素材经过精心选择、编辑而成的电视“民生新闻”更富于表达力和感染力,作为地区电视台吸引本地观众的利器,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自制节目时间。卫星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取得突破,在以往累积的丰富制作播报经验基础上,电视新闻直播得到突破性进展,直播的地方“民生新闻”,成为一种永不枯竭的信息“原料”——需求大、随手可得、成本低廉,一跃为许多地区电视台重要的收入来源。在不少发达国家城市的街道上,停着待命的SNG车,一旦事情发生,即刻飞赴现场做连线报道。又如在中国台湾地区,弹丸之地竟有七个24小时的全天候新闻频道,以致学者冯建三戏称“台北的SNG车比百货公司还多”。

  二、

  
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道路与众不同①。在文革结束后,电视才开始在中国发展。1978年,中国学者对审判“四人帮”的事件所做的传播学定量研究发现,维系当时中国社会的途径主要通过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因此,具备明显组织传播特征的电视新闻节目——以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地方冠以XX省市新闻的“联播式”结构的节目,一开始就主导了中国电视新闻的走向:这类节目以舆论宣传、引导和发布官方信息为主要目的,以领导活动、会议和典型经验、人物报道为主要内容,某些学者因称之为“官方电视文献资料”。它注重新闻“典型性、重要性、政治性和史料价值”,轻视新闻“时效性、反常性、趣味性”;形式上以解说为主,较少出现同期声;显著特点是播报体、政论腔。

  随着电视逐渐普及,传达权威信息、解释政府政策的“联播式”电视新闻节目,成为官方宣传跨越文化屏障、到达最广泛社会大众的渠道。《新闻联播》至今仍保持着27.6%的年平均收视率(2002年数据),以每晚近3亿的收视人数,创造着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牌电视节目也难以企及的神话——关键在于其所传播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向性。

  然而,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政治的前行同样深刻影响着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不但建立成熟透明的政治环境有赖于媒体监督的有效介入,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从深层次改变着中国人的信息需求……种种因素,催生出一种“新”的电视新闻类型,被学界命名为“民生新闻”——它区别于传统的“联播式”电视新闻,面向本地生活,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希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注重新闻的实用功能、娱乐价值、情感表达,实质上,就是发达国家新闻教科书中通常都会辟专章论及的“地方新闻”,或者说“社区服务新闻”。

  随着《南京零距离》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影响力和经济上获得巨大成功,指责其庸俗化、娱乐化的的声浪也逐渐提高——这并不奇怪,因为在重庆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一次“新闻编辑”课堂研讨中,就日剧《美女与野兽》(一部描写日本电视人工作状态的电视剧)激烈争论的同学,却在“为家庭主妇介绍哪里有最好吃的拉面的电视报道,不是真正的新闻”这一观点上惊人的一致——多年传统形成的新闻观,把鸡毛蒜皮的市井小事排斥在“正统”之外;至于娱乐性新闻,更因冲淡了“教育”而备受指责。与此相对,对“民生新闻”大唱赞歌的学者,则大谈其平民视角、新闻本色和民本取向。双方似乎都各有各的道理。所以,要厘清所谓“民生新闻”的功能,进一步辩明其文化特性,若不从电视媒介构成的最基本的特性来谈,难以明晰。

  三、

  约翰•埃里斯用“电视经验”描述了媒介是如何被构成它的的特性所制约的②:

  首先,电视的图像由电子扫描线构成,在细节上质量远远低于电影,细节的缺乏使电视画面显得单调,而这种“单调图像”造就了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物特写镜头的大量使用。由于通常情况下电视观众比电视屏幕上的人物要大,这样,电视节目中的人物特写的面部接近于真实的比例,从而剔除了电视受众对电视屏幕上人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产生平等亲切的感觉。人们观看电视的习惯更加深了这种随意感、亲切感:观看电视通常在室内、普通的光线下;虽然常在看电视时做其它事情,但是看的时间长、频率多。这就是为什么大多电视节目喜爱表现一种对日常生活贴近性的根本原因——政治家们通常在电视上表现他们的亲和力、幽默感和个人魅力,而不是展现他们慎密的思考过程。

  其次,“单调图像”使电视偏好强调对叙事有重要作用的细节,忽略背景和氛围,否则节奏会显得缓慢拖沓——电视因此喜爱叙述事件的过程,尤其是冲突、典礼等富有动感的连续画面。所以电视常常给人们一种实况转播的感觉、真实的感觉、现场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传播技术取得突破后更得到强化。

  再次,埃里斯认为“声音比图像更能吸引观众的持续注意力”,电视节目中的有声语言、节目开始或结束时的标志性旋律,以及各类栏目中的音乐,显示了电视对于声音的依赖,电视影像成为声音的一种图解,声音在电视中是意义的主要载体。所以,除电视剧以外的电视节目,通常都需要一个或几个主持人,这些节目经常使用“直接交谈”的方式——播音员和新闻评论员在电视屏幕上出现时眼睛直视镜头,偶尔垂下,仿佛在同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日常交谈一般——这是需要学习的、规范化的技巧——当政治家想唤起民众的同感时,他们常常采用这种方式。

  最后,电视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和观看空间,构成了一种“交流的共同体”——一种“拟态环境”,由此设定了一种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娱乐”。标准以外的各种态度——高高在上、憎恶、愚昧、怜悯、冷漠等等——都受到抵制。在工业社会摧毁了人们久已习惯的村社交流环境后,电视通过对“生活”题材的使用,重新模拟了一种新的“家庭——社区、亲属——邻里”的关系,人们以“电视纽带”产生即时性和亲密感。而通过观看、关注相同的电视新闻,人们重温很久以前就已经消失的蜚短流长的快乐,获得满足——CBS著名主持人丹•拉瑟在主持《晚间新闻》节目时,曾经确立了一条“后院篱笆原则”,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关注最多的是这么三件事: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中东战争和英国戴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新闻对哪件事更关注、更多报道?去报道新生小王子!设想一天结束时,两位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她们多半会谈到新生的小王子”。

  四、

  所以,根据约翰•埃里斯的“电视经验”理论,“后院篱笆原则”是对消费社会电视受众某些基本需求最为形象的注解,娱乐性、贴近性、生活化、冲突性、趣味性就成为电视新闻、尤其是地方“民生新闻”重要的文化特质——通过这类新闻,人们重新结成维系彼此的“电子社区”——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自然兴起,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1978年,中国学者对审判“四人帮”的事件所做的传播学定量研究发现,维系当时中国社会的途径主要通过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现在,新兴的电视“民生新闻”,在中国报纸“市民化”浪潮后出现,显示中国已发展到必需用大众媒介来维系社会的程度——这是社会与经济进步的必然结果:从传播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大众媒介兴起,并在维系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因为经济已经发展到非常复杂的地步,以致如果不通过市场、不通过大众媒介等手段自发地完成多数调节,单靠行政手段,管理成本将高至社会根本无法承担的地步。(作者简介:吕屏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陶楠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

  注释:

  ①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 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3495

  ②(英)大卫•麦可奎恩著:《理解媒介: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第7~10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黄仁宇著,《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

  2、(法)皮埃尔•莫内著,《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美)约翰•R•康芒斯著,《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第1版。

  4、(美)大卫•D•弗里德曼著,《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5、(意)布鲁诺•莱奥尼等著,《自由与法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6、(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7、(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著,《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8、商伟: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地化何去何从——从“阿六头”方言说新闻说起 http://www.zijin.net/gb/content/2005-03/05/content_5880.htm

  9、我国大众传播中的低俗化现象探析 http://www.tvnet.com.cn/data/news/NewsDetail.asp?nid=19532

  10、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特色分析 http://www.tvnet.com.cn/data/news/NewsDetail.asp?nid=19205

  11、树立精品意识 办好民生新闻 http://www.tvnet.com.cn/data/news/NewsDetail.asp?nid=19395

  12、从民生新闻的提出看中国电视平民化趋向 http://211.157.104.239/search/show.php?id=3876

  13、地方台新闻节目本土化走向思考 http://www.hangzhou.com.cn/20040101/ca636120.htm

  14、警惕电视民生新闻背后的立场预设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332173.html

  15、民生新闻与农民话语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229654.html

  16、电视民生新闻的差异化策略 http://news.sohu.com/20050618/n225993645.shtml

  17、电视民生新闻本质解读 http://www.cwmedia.org/html/2004-7-14/2004714200212.htm

  18、《节目》独家视角之:“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 http://medianet.qianlong.com/7692/2004/11/11/33@2368512.htm

  19、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 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