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朱鸿军:县级融媒体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作者: 朱鸿军 发布时间:2022-06-07 10:58:00 来源:华政传播学院

【摘要】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社科院青年拔尖人才、《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朱鸿军教授在5月21日我院牵头举办的“从平台媒体到文化元宇宙——首届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前沿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县级融媒体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旨演讲,其团队基于1500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础数据、100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典型案例以及对2018-2020年县级融媒体中心三年建设发展状况的研究,探讨了县级融媒体建设对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演讲内容正文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我从去年到现今一直在做的。在我看来,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整个媒体融合当中一个最大规模的板块,也是和老百姓接触最直接的最基层板块。相比较其他层级融媒板块而言,这个板块的成长性很被看好。县级融媒中心应该建成怎样?它既符合新媒体发展规律、又契合县融发展规律的应然身份定位是怎样的?面对这样的应然身份地位,县级融媒的实然状况如何?又如何采取对应的完善性工作?这是我们试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前言

过去一年,我们组织了全国33个省宣、20多家新闻院校、100多人的团队,对全国2501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展开了大调研。一方面要收集他们的基础数据。同时也要遴选出典型案例。此外,还需要展开从2018到2020年县级融媒体中心三年建设的发展状况,进行全景性的梳理。经过一年多调研,在我们看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然的身份地位若能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勾连起来,这样更加有成长性。当然,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观点,其实不算创新,此前已有多位学者提出过,而我们主要是在大量一线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理解。

二、三大依据:县域治理基层现代化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核心定位

根据我们的研究和调研来看,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什么应该把县域治理基层的现代化作为它发展的核心定位?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判断有三大依据。

1 理论依据:县域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现代化

第一个是理论依据,即县域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现代化。提到媒体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发展传播学当中的一个理论。发展传播学所谈到的核心观点,就是媒体在落后地区或落后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是起正相关的作用,还是相关性不那么大,甚至是负相关的作用?从发展传播学至今的状态来看,我们并没有对这个要论证的核心议题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但经过县级融媒体的大调研后,我们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现代化能够大大有助于地方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原来在谈到传统媒体的现代化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之间关系时有一个预设前提,就是强调了媒体在大社会中的作用。但我们不要忘记了,传统媒体环境当中所谈到的“媒体”更多的是“大众媒体”,而到了互联网环境当中,“媒体”已经不简单是“大众媒体”这个范畴,包括了组织媒体、自媒体、具身媒体以及我们谈到的“万物皆媒”的泛媒体,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和传统媒体时代两个时代,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现代人须臾不可离开的刚需品,它的现代化对于治理的现代化,无论是国家的治理现代化还是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正向相关的作用显然比较显著了。通过我们调研,我们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基层治理现代化互相之间能够起到一个正相关的作用。

在县域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我们已经有强大的商业化互联网媒体了,他们所提供的新兴媒体产品也已触达到了县域层面、镇层面和乡村层面,并且似乎也很发达,干嘛还要多此一举建县融。其实,据我们调研,真正能够针对县域、乡镇、村区层面的新兴媒体产品,其实少之又少。有人可能不愿意同意这个观点,比如说我们农民、农民工手机用得很好,可用的新媒体产品很多,但我们如果对这些产品展开颗粒度更细的分析,便会发现这类产品更多是娱乐性、全国性的一些产品。真正针对于在地受众的新型产品不仅总量少,满足实际需求、发生实际功效的也少。

所以,专门面向县域层面的新兴媒体,看似繁荣的表象背后,实际是比较匮乏的。目前面对县域新兴融媒市场展开发力的有三股力量,一个是商业的互联网平台,一个是体制内的大型新兴媒体,再有就是县级融媒体中心。这三股力量中谁最有助于县域治理的现代化呢?我们觉得县级融媒体更有优势,因为它的本土性强、可控性高。这是我们讲到的学理上的依据。

2 历史依据:县级的新闻媒体市场容量较难支撑起县级媒体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是历史依据,即县级的新闻媒体市场容量很难支撑起县级媒体的发展。历史上我国采取的是“四级办报”和“四级办广播电视台”。后来为什么县级媒体办不下去了,就因为县域层面的新闻媒体市场支撑不起县媒体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局面,国家层面对于县级的媒体进行了大范围的清理整顿,比如2003年时,国家层面对于县报进行大范围的清理整顿,目前有报纸的县或市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县级电视台也是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原创较少,转播较多,经营状况整体上也是偏弱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县级的媒体市场是很难支撑起县级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的。为此,如果我们还是围绕新闻媒体办县融媒体中心,而不跳出新闻媒体办县融媒,那么很有可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3 现实依据:跳出新闻媒体而与县域治理现代化紧密对接的县融媒体中心更容易成功

在我们看来,县级融媒体中心不能简单地围绕新闻媒体开展业务,而应该围绕着大媒体的范畴,与县域治理现代化主体业务勾连起来,通过更大的媒体视野展开业务拓展,这样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2018年的时候,中宣部在长兴展开了第一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场推进会。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展开怎样的定位?当初并没有提出要跟县域治理的现代化勾连起来。后来国家层面提出提出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三大定位:一是主流舆论阵地,二是综合服务平台,三是社区信息服务枢纽。这三大功能定位我们如果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其实在一定程度已是主张县融媒应和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体业务紧密勾连起来。实践也表明,无论是长兴,还是龙游、安吉、江阴,更多的都是围绕县域治理的现代化来展开发展定位的,也只有走向这个道路,县级融媒体中心才能活得更好。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关键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县域治理的现代化紧密勾连起来,成为实现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平台?经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有几个因素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到全国现场调研了300多家县级融媒体,根据大量田野观察,可发现影响县融媒建设是否能与基层治理现代化较好对接的,有四个关键性因素。

第一,是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是谁。如果组长是县委书记,那么大概率这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就会做得比较好。事实上如果我们进一步进行分析,从学理层面来看,因为既然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和县域治理的现代化勾连起来,意味着县级融媒体中心诸多业务是跳出媒体和县域其他资源进行对接的,而要展开这样的对接,对于我们的宣传部部长也好,还是县级融媒体中心主任也好,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只有我们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们有这样的资源整合能力。

第二,是看县级融媒体中心主任的精气神怎么样。我们去每个省的时候,通常都会由省宣来组织他们认为比较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主任跟我们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在沟通交流基础上,再来决定到哪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展开实际的现场调研。在沟通交流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县级融媒体中心主任如果精气神比较好、素质比较高,大概率这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就会做得比较好。如果我们进行理论勾连的话,也是有意思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把传统媒体打造升级为新型媒体,而创新尤其是颠覆性创新是影响这样升级的核心文化基因。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主任是否有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县级融媒体中心能不能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自我革命活力的新媒体。

第三,是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身份是怎样的,是公益一类的,公益二类的,还是企业身份的。如果是公益一类的,我们就会大概率推测它很难做得有活力。如果是公益二类的,我们就会关注得比较多一点。如果是企业身份的,我们会感觉它可能会更有创新活力,做出这样的判断,背后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第四,是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队伍水平。我们到了现场以后,要看这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得好不好,第一印象看员工的气质怎么样,如果精气神比较好,那么大概率上也是这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会做得比较好。

目前来看,影响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恰恰是以上这几大因素。一个是当地的党政部门是否重视。第二个是县级融媒体中心主任的素质怎么样。第三个是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否到位。第四个是员工整体的素质怎么样。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四大影响因素。

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未来发展

那么对于未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怎样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做到“建强用好”?经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应该与在地发展的特色紧密勾连起来,这样县级融媒体中心才有根,才能在未来的进程当中具有可持续性。要与当地的县委县政府所关心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地的县委县政府主打的产业关联,与当地的县委县政府试图力推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经过我们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做出了诸多值得主流媒体、大型新型媒体学习或思考借鉴的特色道路。

举一个例子,我们到尤溪融媒体中心调研的时候,他们给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的片子,片子整个拍摄的水平令我们感觉到,应该是出自中央级大媒体手笔,但实际状况是都由县级融媒体中心自己制作的。他们就是围绕着在地的文化滋养,利用长期积累在内容制作方面的优势,在优质内容的大量产制方面做出了探索。

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案例不少,我们总结出了一百多个案例,形成了六十多万字的报告。如果有机会,会把它们分享给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