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张涛甫在第二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上主讲:刍议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问题

作者: 景嘉伊 发布时间:2022-10-08 09:58:00 来源:

2022年9月27日上午,第二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举行。本期论坛以“刍议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问题”为题,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主讲。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教授主持了论坛。全所四十余名人员现场参加,来自全国的三百位人员在线旁听。

第二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现场

张涛甫在开场中提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知识体量、学科内涵、研究共同体建设上,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新闻传播学的自身演进与时代变迁之间形成了巨大张力,时代进步为学科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驱动力和牵引力。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因此,新闻传播学也必须努力回应时代需求,积极凸显学科主体优势,发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支撑学科的作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新闻传播自主学科体系。在近两小时的论坛中,他从四个方面对该主旨进行了深度解析。

张涛甫分享现场

首先,张涛甫以“知识界的迟到者”为比喻,系统回顾了近现代以来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与发展。人类知识的进化轨迹由简到繁,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知识脉络出现明显分化,在早期形成了以逻辑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主的两个面向。近代以后,实证主义的知识论与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相互配套,社会学科也在此影响下受到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范式的很大影响。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从历史维度看,新闻传播学长期以来都被形容为“弱知识”,有着“多元话语聚合”、“沼泽地上的建筑物”、“抓了满手副牌”、“话语博弈中的弱势困局”等称呼。从现实维度看,新闻传播学的起源地——西方本身也存在着身份尴尬和主体性不足的问题,其中以美国最为凸显,经常处于多学科的交汇处,受不同强势学科的话语辐射。因此,新闻传播学的自我革新需求非常明显。

其次,张涛甫从知识、价值和规则三个维度,对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框架进行了解析。“知识”意为经验上被证实的和逻辑上一致的规律的陈述、旨趣;作为知识的新闻传播学就要以求真为知识生产的旨归,将科学研究作为样本,探寻新知识生产的可能。“价值”指的是意义、意向和信念;作为价值的新闻传播学要注重研究正当性、议题合理性和逻辑严密性,起到学科示范作用。“规则”指的是规范、范式;作为规则的新闻学不仅要努力发展成为一种知识典范,还要成为学术共同体遵从的共识性理念,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循的规范。

第三,张涛甫提出了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困境和未来路径。他认为,在知识领域,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目前面临着其他强势学科的外部性压力,以及来自西方新闻传播学的内部张力。在知识生产上存在着有增量、少原创和弱逻辑的问题,在价值生产上面临着价值分化、低认同和弱共识的情况,在规则生产上存在着高认同范式缺乏、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在实践领域,问题的井喷和传播系统的非线性扩张,知识不确定性聚集、关联变量的激增,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刺激,知识界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任务愈加繁重。未来,一方面要善于做“加法”,尤其是在硬知识上做增量,善于发掘每一个精彩场域背后的“小逻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做“减法”,面对大量的“散装”知识,要勇于去库存、去低端产能,提升知识的浓度和硬度,强化“语法”提炼,变知识的弱连接为强连接。

最后,张涛甫提出了对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期待。他认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必须回应时代的呼唤,从大的理论逻辑层面着眼,重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中国学者不能满足于微观层面的修修补补,应以结构性、系统性的理论创新,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开启理论大格局,协力将学科提升到与时代匹配的高度。

胡正荣对主旨演讲内容进行回应

主旨演讲结束后,胡正荣再次对张涛甫莅临“国所论坛”表示感谢,对线上的三百余位参与者表示欢迎。他在回应中表示,为了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存在合法性和学科解释力,就必须从知识、价值和规范三个层次上努力。这个问题正摆在所有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行业实践人员、对该学科及行业有兴趣的人们面前,必须给予重视。此期论坛提供的思考和建议非常有价值,可供进一步深化。此外,与会人员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线上三百余位听众一同参加

时值世界大变局与世纪大疫情交织,世界和人类都走到了全新的历史交汇点,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也不断影响着传播生态,冲击着传播格局。“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就创设并成长于该时代背景下,重点围绕中国新闻传播界有何作为、如何作为的问题进行深度对话。据悉,该论坛今后将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月举办2-3次。

(摄影:张逸)